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我身边最不差钱的那个家庭教育孩子真的挺“狠”

时间:04-02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47

我身边最不差钱的那个家庭教育孩子真的挺“狠”

父母的能量会影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可以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高频能量,让孩子拥有“老天爷追着喂饭”的黄金体质。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我认识一位大佬,本身算是高知,又从事建筑行业,身价起码一个「小目标」。两个孩子都持美国绿卡,他妻子生二胎后,就辞掉了企业高管工作,全职在家带娃。因为工作交集,我经常跟家里的女主人见面,也有很多机会与她交流育儿。熟了之后,我发现,她带娃的方式跟我周围的妈妈很不一样。别人带娃,想的都是怎么把娃培养成才,起码不落后特别多;她带娃,想的是怎么给娃减少压力,成绩无所谓,但娃一定要自信、自强。虽然不算是个鸡血的妈妈,但她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视,她认为这是影响她们一生的东西。实话说,他们传递的教育观念挺颠覆我的认知。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5岁,在生人面前一点都不露怯,文质彬彬、能言善道、很有自己的主见。有情绪当场解决,避免让孩子“情绪过剩”她花很大的精力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她开了一家咖啡店,平时两个孩子就趴在咖啡店的桌子上写作业、招呼客人,她就在吧台里看着她们。开咖啡店并不挣钱,但她可以在店里卖自己设计的珠宝,同时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孩子们在店里,既可以接触外界形形色色的人,增长社会经验和社交能力,又可以有比较大的活动空间。咖啡店所属的整个园区都有监控,孩子们可以尽情在园区里活动。两个孩子吵架了,只要不发生人身伤害,她会看着她们但不干涉。观察的过程中她慢慢发现:大女儿说一不二,有气当场就发;小女儿经常输给姐姐,心里窝火,就想出了偷袭、告状等策略来宣泄。两个孩子“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发展出了适合自己的与外界互动模式,因为成长空间比较自由,她们挺善于调节自己,会在互动中将情绪好好地表达和宣泄出来,很少有生闷气、隔夜仇这类情绪包袱。心理学者叶廷均在《内在的猩猩:一本正经的情绪进化论》中提出:情绪和疼痛共享我们的大脑,情绪过剩会通过“身心联结(mind-body connection)”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孩子头疼失眠,身体不适、怠惰乏力。比如,孩子在学校受了气,回到家也没能宣泄出来,憋着一股气,写作业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心思没放在学习上”,其实不是孩子不想,而是过剩的情绪挖走了注意力,使他们心不在焉。而最适合解决情绪过剩的方式,是大量与外界互动。除了放手让孩子自由活动并默默观察,她还会带孩子参加自己圈子的聚会,或者让孩子帮忙招待客人,使孩子耳濡目染大人的社交模式,学习更好互动。大女儿一时兴起,蹲在路边和小伙伴下棋孩子始终要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情绪,父母的引导虽然不可或缺,但只有在与外界的大量互动中,孩子才能大量试错、积累经验,发展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她这么操作下来,两个孩子相比关在家里埋头苦读、迟迟不接触外界的同龄人,情绪更加稳定饱满,不但能专注地学习,跟人打交道也有一种游刃有余的自信。发现适合孩子的目标引导孩子去追求这位妈妈还特别善于给孩子找方向。这里的方向不是“父母给孩子制定的方向”,而是“父母通过观察,发现适合孩子的目标,并引导孩子去追求。”心理学博士贺岭峰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目标的重要性:“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一点就是:怎么帮年轻人在一个极具变革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他们的人生目标?”贺岭峰说,他在大学里教书,发现很多孩子到了大三,对于自己的未来、择业、理想都一问三不知。这些孩子可能从小就很听话,父母要他们学习,就一路考到博士,甚至进入500强工作,但这个过程中孩子感觉不到快乐和热情。因为这是父母给制定的目标,而不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后者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人生价值。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写道:一个人的生活目标,决定了行动轨迹。孩子现在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为了实现目标选择的生活方式。比如,孩子口吃、犯懒,其实都是为了争取某些特权:口吃的孩子,可以避免和别人说很多话,或许这个孩子暗暗有着“少跟外界打交道”的目标;而犯懒的孩子,有更多时间可以娱乐休息,这是孩子在无意识追求“享受快乐”的目标。人活着必然有一个目标,没有找到正确的目标,就会错误追求目标。而父母越早给孩子找到目标,孩子就会越少走弯路,对此,不妨把握三个要素:第一,孩子对什么特别有热情,不妨多让孩子尝试。哪怕只是三分钟热度,都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养成比较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对事物的色彩和形状会更好奇、更有观察力;对跳舞感兴趣的孩子,会重视身体动作是否端正、对乐感和肢体语言更加敏锐。第二,目标只需要有一个。亚马逊畅销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提到:目标太多,反而会给自己设限,不妨找到一件能解决你当下最重要问题的事,然后一心扎进去,这样才能精准地为自己积蓄力量。比如:孩子课余时间又想画画,又想跳舞,但来不及同时做两件事,父母就告诉孩子:“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样,试过之后,可以考虑换选择,但一次只能专心做一样。”第三,不知道怎么设定目标,就参考smart目标法。“smart”是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理论,五个字母分别是指:specific目标具体明确;measurable可量化的数字;achievable努力之后可以实现;relevant目标和长期愿景紧密相关;time-bound目标有明确达成时限。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具体的例子: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目标可以设定为:学古筝(具体的),每周学一天(可量化),学会弹一首完整的小曲(可实现),有机会可以在学校演出(相关性),以上内容在一年内完成(时限性)。从外部入手,创造孩子的内驱力有一次,我这位朋友辅导小女儿写作业。孩子当天在幼儿园可能受了点挫,总担心自己做错题,反复擦掉。她想了个办法:跟孩子一起比赛计算题,看谁对得多。她故意出很简单的题目,1+3等于几?她一直在答错,衬得孩子对得特别多。比赛完了,孩子觉得自己还挺厉害,能赢过妈妈,就不再怕做错题,高高兴兴地做作业去了。高考省状元阿留老师在一则视频里说:“孩子的自驱力都是被家长骗出来的。”阿留老师讲了一件和我这位朋友类似的事情:小学三四年级,他计算题老是错,但又不想练。妈妈想了个办法:拿两张白纸写上一模一样的题目,他和妈妈同时做,做完互相批改,结果妈妈做错了,他做对了。多赢几次,他的成就感就强了,也越来越有自信,后来做任何题目都要求自己全部做对。还有一次,他背作文背得特别枯燥,妈妈找来一个他特别喜欢的柯南的印章,他每背完一篇作文,妈妈就在书上盖一个柯南的戳,这让他特别有动力背书。一本书盖满后,他觉得那像勋章一样,特别高兴地把书珍藏在书房里。阿留觉得,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学习的内驱力,最开始都是外驱力,时间长了,量变引起质变,慢慢催生出了内驱力。“内驱力其实就是外驱力的内化。”内驱力是创造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爱德华(deci edward)等人提出过一个“自我决定论”:人是积极自主的,具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成长倾向,会努力应对环境中的持续挑战,并将外部经验整合到自我概念中。因此,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解决问题,就要让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慢慢提高他的胜任感。很多家长喜欢夸奖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比如眼睛大、脑子快、性格外向,但这其实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来得很容易。反过来,父母看到孩子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比如不擅长学数学、背课文,并想办法让孩子感到自信,更能让孩子从中提炼出自驱力。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要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就会产生“我会越来越强”的认知,慢慢的,一点一点积累出强大的自驱力。结语观察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你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有股强大的气场,仿佛与生俱来就有无穷的能量。但跟他们的孩子接触后,我才意识到,这些能量其实是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父母的能量会影响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可以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高频能量,让孩子拥有“老天爷追着喂饭”的黄金体质。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